雪浪石的產地分布和歷代的名石
雪浪石的產地分布:
雪浪石產于河北省鄭州市曲陽縣浮萍雪蘭曲等地。曲陽雪浪石產于河北曲陽西部山區。這塊石頭是質地堅硬的花崗巖,是水沖石,表面大部分比較平坦,紋理光滑,石頭上留有黑白的色彩圖案,沉甸甸的,黑色的人土地像懸崖一樣,白色的人像雪一樣打磨瀑布。體型為1-5米左右,重量從幾噸到幾十噸不等,還有1米以下的卵石形狀的人,重量為1噸左右。曲陽雪廊石有一個或多個觀賞面,從任何角度都能看到,適合裝飾各種園林綠地。
曲陽雪浪石一千萬年來,洪水溪流帶著礫石沙不斷沖刷,石面光滑,有奇異的色彩和圖案,儲量非常有限。
雪浪石的廠家分享歷代的名石:
和氏璧 疑是子牙烏(產于神龍架,有變色反應,已失傳)
米芾靈璧石《硯山》,(宋代)
靈璧石《鎖云》,( 明朝)
壽山石《山子》,長34cm 黃色 (清代中期)
壽山石《山子》,高35cm 黑色 (清代)
故宮寧壽宮中《天 然鑿玉》 高78cm (清代早期)
古今名石《東坡肉》
《柏枝瑪瑙鼻煙壺》, 高6cm 透明顯珊瑚技 (清代中期)
故宮《海參石》, 珊瑚排泄物化石 (明朝初期)
太湖石《山子》,高35cm (清代)
北海公園《漢自玉雕供石》, 高60cm (清代)
故宮千秋亭《靈璧石》, 高96cm (清代)
杭州西湖《縐云峰》, 高2.6m 英石,青黑 (清代)
上海豫園《玉玲瓏》 高3m余,太湖石 ( 明朝)
蘇州《瑞云峰》 高5m余,寬3m,70多孔洞,現第10中學(原織造暑舊址),打列江南三大名石第一.
明朝
蘇州《冠云峰》, 留園 (清代)
北海公園《云起》, 高3m,太湖石 (清代)
北京中山公園《青蓮朵》,高2.1m,"芙蓉石",后乾隆提名《青蓮朵》
南宋
蘇東坡《雪浪石》,現河北定州51039醫院 ( 宋代)
米芾《石丈》(又名:石圣拜石),現安微無為縣圖書館 (宋代)
北京寧壽宮《須彌坐靈璧石》,聲若洪鐘 (清代中期)
北京故宮博物院《紅釉隨形筆山》,13.5*5.8*6cm (明朝)
臺北故宮博物院《翡翠白菜》,鎮館之寶之一 (清代)
臺北故宮博物院《臘肉石》,鎮館之寶之一 (清代)
古今名石《歲月》
四川江油太北灑廠《石?!?(戰國)
現代
《縐雞》戈壁瑪瑙,重91.2克,天價(評估為1.3億元)
《歲月》一老婦頭象,戈璧瑪瑙,重約一公斤(評估為0.96億元)
《彌勒大佛》來賓黑珍珠,重約50公斤(北京)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如果想要更多關于雪浪石、大型雪浪石的相關知識,歡迎聯系我們!
上一條: 泰山石的質地
下一條: 無